010-57804780

不懂股权架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2017-06-22 09:22:37
首页 | 法治力案例 | 详情

对于初创型企业而言,团队肯定是最重要的。很多初创型的企业,有好的技术,有好的产品,有可预期的市场渠道,同样也有他们认为的好的团队。但可惜的是,这些企业当中,有80%可能都走不到最后,而在这80%中,有超过40%都是因为团队的分崩离析。


团队为什么会分崩离析,原因太多了


有的是CEO一股独大,其他小伙伴们只见共苦,未见同甘,时间一久,未免心生变动,选择更好的出路;


有的是CEO股份比例太小,在公司没有话语权,其他几个小伙伴一合伙,就可以架空CEO,将公司据为己有;


有的是团队内部矛盾,股份分配不均,你觉得我多了,我觉得你多了,心生芥蒂,集体罢工;


还有的是早早将股份分配完毕,融资的时候,给天使投资人以及Pre-A、A轮都释放了太多的股份,导致管理层逐步沦为给投资人打工的职业经理人。


……


每每此时,不胜唏嘘。若一家公司因为技术落后,或者因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或者因为政策性原因等等导致做不下去,总算还是有可以解释的合理理由。但因为人的问题导致溃败,总还是忍不住要扼腕叹息。


其实这一类问题,最终都可以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股权架构。好多创业的小伙伴们,都意识不到股权的重要性,毕竟,创业伊始,各种琐碎问题,技术的市场的会计的税务的,难免焦头烂额,顾不上仔细去想股权背后的法律问题。更多的是几个合伙人往一块一凑,一拍脑袋,给你30%,给我40%了事。殊不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当年的差之毫厘,现在的谬以千里。等船已到水中央,再想要重新分配水手职责,就没那么容易了。


股权架构


1  谁能成为合伙人




第一,要有创业的能力。


第二,要有创业的心态。


第三,要找到一起吃苦坚持的人。


以上几个标准是大方向上的,涉及到具体的还有以下五个标准:


一、理念要认同,要同舟共济。


二、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三、各自能独当一面,在某方面能撑起来。


四、需要背靠背的信任,相互之间没有什么顾忌,可以相互托付。


五、共同出资。这个有必要跟大家重点说一下,现在创业注册公司一般不要注册资本,但是公司成立以后,可能为了拉某个技术入伙,又因为公司现在没钱,就以股份的形式,而不要求出资。比如为了先把Demo或者App做起来,不要求技术出资,直接给15%,甚至30%的股份,让他以技术入股。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让技术先在原先公司待着,等到公司成长、融到资后再辞职,都不可取。


如果是后续加入的合伙人、中途加入的合伙人,那一定要坚持“先恋爱再结婚”的原则。


所以从法律上来讲,你可以通过法律文件的方式跟他说清楚,如果做我的联合创始人,我可以给你什么样的待遇,但是这个条件目前还不生效,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给你生效。这个时间也就三个月左右,差不多也能完成真正的了解和磨合,这就是所谓的“先恋爱再结婚”。


2  股权的理解和分类




股权有两种理解,一种比较通俗,就是10%、70%、90%,这是法律登记上的股权。你占有公司多少法律上的股权,就代表这个公司里有多少比例是属于你的。


第二种理解叫创业股权。这个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这种股权举个例子,你我他三个人按照721模式合伙,虽然都有出资,占有20%的股权,但是对不起,这个20%,还只是在你名下而已。它是一种企业成长的股权,这20%是你的没错,但不是说你前期投入了,这个公司就必然成长到什么阶段,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都有它的成熟期,也就是企业只有在成熟阶段以后,这个20%才真正是你的。


具体法律上的股权分类


第一种:实打实的股权,在工商局登记的30%、60%等股权。


第二种:限制性股权。就是你一开始就出资了或享有了,但可能需要在付出多少年之后,才能达到兑现机制。或者企业发展过程中,你转让、质押和处理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这是限制性股权。


第三种:期权,就是期待性的权利。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做一个激励核心员工、高管,各种VP的方案。


3  股权架构原则




涉及到股权架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五点。


第一,公平。贡献和股比要有正向相关。所以对于CEO来说,你需要清晰知道每个人每个岗位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对于贡献和股权架构设置也就不能一刀切。


第二,效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资源,比如人的资源,产品、技术、运营和PR,甚至是融资;其次是这个架构要便于公司治理,特别是涉及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能够在议事规则下迅速做出比较高效、正确的判断。最后结合第二点,这个股权分配架构需要考虑决策,就是要有一个老大,能让任何事情决策更加高效。


第三,便于创始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是控制权。


第四,有利于资本运作。这个主要涉及两个层面:融资和挂牌IPO。


第五,避免均等。很简单,避免55开,或者333之类的,这种结构非常糟糕。


4  股权蛋糕怎么切




任何一个事业不可能靠几个合伙人、几个“O”做起来,一定要靠很多伙伴、VP和高管,包含全体兄弟姐妹。


所以基于共同打拼这一点,考虑问题的思路就不再是怎么分,而是分给谁。一般来讲,法务都会根据你的行业,给你一个建议,应该拿多少的期权值出来,比如数据统计,现在一般是10%到16%,或者到20%都有,而奇虎360拿出40%,应该说是比较慷慨的,换个直观的说法就是,他们公司现在随便一个高管或者部门主管都是千万级富翁。


第二个需要考虑给新的合伙人预留。刚才说了,不是所有团队都能从刚开始的时候就找到齐整合适的创业团队,中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联合创始人需要引进。一般我们会根据测算建议你先预留15%,会相对合理一些。


所以扣除了以上预留的两部分,才是创始合伙人的股权份额。


5  创始合伙人的份额分配




从企业刚创立就给它估值,哪怕是通过资本市场去估值。比如一个互联网项目,注册资本是100万,刚开始的估值是500万,去融天使的时候估值1200万,这种情况下你出资30万,就只能占6个点。这是第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要有一个老大,即CEO,对公司有更多担当和责任,特别在前期是为了决策效率。企业的发展与CEO的能力直接挂钩,所以CEO在一个创业项目一定要大股,始终能够控制住这家企业。


接下来就需要考虑合伙人了,这个需要多方面综合考量,因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有资金、资源、专利、创意、技术、运营和个人品牌等。而资源的话,包括融资的资源、数据的资源等,在前期会很重要。


每个阶段大家都要科学地评估,有个全面的认识,现在的互联网创业跟以前的创业确实不一样,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在合伙人问题上,在项目规划里,平衡了各种资源、人才和发展阶段之后的科学评估,会比较适合。


第四个方面就是要在合伙人股权分配上有一个明显的梯次。在刚才讲过的不要均等的基础上,实现梯次,这种梯次不是CEO60%,剩下的40%,还有三个人,每个人13.33%,这也不行。比如CEO老大、CTO是老二,然后依次各种“O”,按照20、15、10,或者15、12、8、5这种梯次,会在以后方便很多。


合理的股权结构


建议:CEO给50%-60%都是正常的,但是联合创始人,不管有多少个人,一定不要加起来超过30%,你还需要预留10%-20%的职权期,这算比较科学的股权架构结构安排。


6  合伙人之间的沟通机制



股权分配的再完美,规则制定的再天衣无缝,合伙人之间没有一个良性的沟通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股权分配的模式、股权调整退出机制等股权架构的核心问题都需要合伙人之间理念和情感的沟通。


为了满足股权激励的目的,当然需要考虑激励对象的需求,商业的本质是交换,交换一定是需求产生的。所以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有员工的参与,而且需要全面参与,需要与员工沟通,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对于退出机制当然更需要一个与激励对象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理念宣导,比如一定要解释到位为什么离职股权需要回购,因为原来的购股价格很大程度地偏离正常价格,目的是激励员工更多的投入人力、智力,如果离职不回购对于企业、对于老股东、对于其他员工都不公平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合作之初聊透,合伙人之间同频,大家心意相通是长期合作共赢的基础。


7  股权分配规则的法律文本




股权架构的设计需要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法律文本来完成。


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商业项目和合作方式,需要的合同文本也不完全一致,通常创始股东合作协议是公司基本章程之外的必备合同,但是具体的条款设置却大有讲究,需要专业人士辅助完成,股权文件的一字之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就是上百万的损失。除此之外,期权合作协议、技术入股协议、投资合作协议等法律文本就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取舍和设定。总之,合伙人之间聊透股权设计问题,然后完成相关协议文本的签署至关重要,大家白纸黑字一诺千金,彼此都有约束,接下去就是按照相互认同的规则来合作。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说,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当创始人们面临股权分配的问题时,这句话尤为值得深思。愿本文对各位创业者理解股权架构分配问题有一些启发和共鸣!

课程定制 课程特惠 公司愿景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一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58371号
地址:北京朝阳区广渠路21号金海商富中心B座705
电话:010-5780 4780
网址:www.thefirstlaw.cn